中国农民画:一种最具“中国范儿”的乡土绘画艺术

写下这个题目并非空穴来风,也非制造标题新闻。在中国确实有这样一个画种具有典型的“中国范儿”,也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这种画就叫中国农民画,这群扎根基层的画家就叫中国农民画家。农民画究竟有什么样的前世今生呢?今天就听我给大家说道说道,唠唠我们的中国农民画吧。

《见证新时代——中国农民画精品典藏》

《见证新时代——中国农民画精品典藏》

中国农民画现在的名字叫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当然这个名字是上世纪80年代才有的,之前它一直叫农民画,现在也还有很多人依然习惯地称它为农民画,就像称呼一个人儿时的昵称,总会牵起人无数的乡愁记忆和故园情怀。说起农民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上世纪50年代江苏邳县(现邳州市)、河北束鹿县(现辛集市)、陕西户县(现西安鄠邑区)兴起了农民诗画满墙活动,由于活动及时配合了时政,很快风靡全国各个乡镇,村村户户出现书画热的景象。当时,这些从未拿过画笔的农民作者,以自己孩童般的天真和想象画出了近乎狂幻的稚拙图画,并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几十年的中国农民画浪潮。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陈淼《海边》

福建省-漳平市-刘文英 《春之舞》

中国农民画到底是什么样的绘画艺术呢?现代民间绘画奠基人廖开明先生是这样描述我们的农民画的——“在百花争妍的我国画坛,有一种绘画似朴实无华的山花,它不以娇艳媚宠,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它不靠怪诞哗众,而以天趣盎然的率真质朴、雄强粗犷的活力气质感人;它以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艺术特色创造出新颖优美的绘画形式,令专业美术家们折服,它就是蜚声中外的中国农民画。”由此可见,朴实无华、质朴率真、雄强粗犷、土生土长的原生态天籁气质是农民画的艺术特点;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地域特征是农民画的艺术标签;以中国民间传统美术为创作根基,充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表现新生活题材的绘画艺术中创造性地融入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是中国农民画的文化定位。中国农民画是来自乡土、生长于民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间绘画艺术,是具有深厚的民间普及基础的群众艺术。

广东省-龙门县-黄伟平《桔场蜜语》

贵州省-大方县-陈艳《草莓丰收》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缪惠新《乡情》

以前农民画的绘画主体多为农民,现在农民画的作者不仅是农民(渔民、牧民),还包括中国基层无数个其他行业的劳动者,有城市打工者、有乡村教师、有基层公务员、有城市居民、有退伍军人……作者队伍日趋多样化。在农民画的创作队伍中,除了一些专业农民画辅导员外,中国农民画的作者大多数均未进入过专业美术院校,他们的绘画技能源自民间美术的给养,民间美术元素形成他们天生的绘画语言,作品题材也来自身边的现实生活,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述之笔端,视野广阔、题材丰富、表现生动,生产劳动、民风习俗、岁时节令、年节庆典、乡村乡貌、家庭生活、田园风光、乡村文化、传统手艺、春耕秋收、孝老爱亲等无一不是他们的绘画内容,只要生活中见得到的场景都可能成为我们农民画家笔下的画面。“画农民画,说心里话”,是我们农民画家常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画自己熟悉的生活和题材,以心造型、以情用色、以真感人,是农民画深入人心的成功秘诀;立意率真、造型夸张、表现直白、用色大胆是农民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独特风格;积极健康、向上向善是农民画恒久不变的主题,看过农民画的人都会被作品所洋溢的乐观精神感动,释放出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动力。这也就是农民画具有民间基础的原因所在。

原标题:《见证新时代——中国农民画精品典藏》

来源:云南网

转载:人民网

新闻动态